?
兴宁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8.18)

<<返回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兴宁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8.18)

2018-04-13 12:23来源: 作者: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8月18日在南宁市兴宁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区长  朱财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城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兴宁区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城区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中央、自治区、南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城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城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商贸物流强区、广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和广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一带两区三基地”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城区各族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求进、稳中提质、稳中有为,全面完成了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全力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末的2015年,全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40.77亿元,财政收入37.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92亿元,农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总产值38.0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73倍、1.95倍、1.82倍、2.9倍、1.72倍和0.8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45元,是2010年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43元,是2010年的1.9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保持在20%以上,位居全市各县(区)之首,税收实现赶超,排位上升到全市第二,基本实现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争先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城区引进内外资项目(企业)74个(家),其中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20余家。累计实际到位内资290.89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45倍;直接利用外资1.7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37倍,荣获“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区”称号。

五年来,我们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发展质量实现新提升。

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转型、向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3︰25︰72调整为3︰18︰79。

——第三产业质量全面提升。商业业态提升初显成效。结合“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保护提升项目,打造商务总部、购物旅游、电子商务、信息金融等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域。启动朝阳智慧商圈建设,通过举办购物节、开展促销等活动,努力克服地铁建设围挡施工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巩固南宁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促进优品良仓电子商务O2O购物中心等一批智慧商圈试点项目上线运行,一大批餐饮、住宿等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嘉和、荣和、中海、金源、瀚林、盛天、保利、国悦等一批知名企业进驻城区发展壮大,带动昆仑大道、明秀东路、长堽路等沿线配套商业设施不断完善;西南商都、西关新天地、南百文化宫店等一批商业项目陆续建成开业,提高区域商业档次。物流业强劲发展。引进太华药业、苏宁电器广西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等10多个大型商贸物流项目,促进金桥物流园区发展,逐步形成规模,成为南宁市重点物流园区之一。会展经济形成特色。依托广西花鸟市场、南宁花鸟市场、大嘉汇等大型市场的集聚优势,举办“东南亚花卉展”、“大嘉汇汽车展”、“金桥土货秀” 等系列主题展会。

——农旅结合发展成效显著。“十里花卉长廊”(核心)示范区被自治区授予“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留肖坡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南宁市首批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坡,驿站(标准园)等农旅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乡村旅游休闲新亮点。依托辖区内国家A级景区及三塘片区与昆仑大道沿线旅游节点,打造温泉养生游、乡村休闲度假游、昆仑关爱国主义教育游等一批旅游线路。建立农业和绿色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基地6个,新增1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 2家企业成为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农产品定点供应单位。

——工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成立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三塘总部基地和五塘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重新定位调整三塘南片区规划功能,建成兴工、联华、银盾三个通用型标准厂房共计18.28万平方米。开辟五塘工业园区,入驻企业3家,“工业扶优扶强工程”扎实推进。培育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比“十一五”时期增加了6家。有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五年累计组织指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两化融合项目163项,总投资19.4亿元。其中金雨伞公司自主研发的湿铺类防水卷材产品,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被立项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五年来,我们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十二五时期,城区共实施重大项目240个,总投资1074亿元,项目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城建和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

——城镇路网不断完善。累计投资10.61亿元的昆仑大道四期扩建工程实现主车道通车,是我城区乃至南宁市县(区)中有史以来财政自筹投资最大的项目;投资1.98亿元建成11.56公里的十里花卉长廊道路直通凤岭北火车东站;松柏路二期、兴工路三期、兴工北路二期、物流大道、金桥大道及昆仑大道沿线储备地块、金桥农批市场周边市政路网日益完善,进一步促成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完成44条道路“白改黑”及小街小巷维修改造工程,提升了城区整体形象。降桥村那道坡、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进出道路、秀厢大道澳华建材市场片区等内涝治理工程项目竣工,解决了市民反映强烈的出行难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投资1.07亿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渠道硬化、人饮工程等项目248个;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和养护工程,实现了农村公路建、管、养协调发展,农村公路养护里程达458.7公里;完成一大批农村水利、生态能源、村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棚改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广西高法旧址片区、原市客车厂宿舍区及东沟岭一、四、六组团等8个项目棚改工作,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2384户,改造旧房面积16.1万平方米。其中原市客车场片区危旧房改造解决了近千户破产企业职工的住房安置问题;香樟林、时代茗城等商住项目进驻,明显改变了片区“脏、乱、差”面貌,打造了更为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积极利用国开行贷款资金推进货币化安置政策,通过“以购代建”方式购买655套拆迁安置房,创新了南宁市征收补偿安置模式;试点实施首个旧改项目净地出让模式(广西高法旧址片区旧改项目)并取得成效。

——三塘西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南宁市三塘镇总体规划(2014—2035)》及三塘镇行政区划调整已获自治区政府审批,《南宁市三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南宁市三塘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有序推进。三塘西片区约2万亩土地收储已立项,其中,已完成2180亩的征地和补偿工作。三塘镇荣获2011和2014年“南宁市科学发展十佳乡镇”称号。

——

东沟岭新区开发卓有成效。充分利用南宁市对东沟岭开发改造优惠政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5.6亿元建设新区内景观大道、中兴一支路、金川路等16条市政道路,带动了周边地块出让和土地升值;引进一批大型房地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36.23亿元,极大地改善了东沟岭环境,拉动了城区经济快速发展。

——项目用地保障有力。共完成土地征收面积1.79万亩、房屋征拆面积166.95万平方米,保障了柳南广等高铁、南宁外东环、那考河海绵城市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开展土地收储1.85万亩,公开出让土地4200多亩,出让金合计约37.68亿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建设呈现新亮点。

——乡村环境显著改善。以“清洁乡村”、“生态乡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完成1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个农村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城区五次荣获“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季度专项考评城区组桂冠。完成2190户农村危房改造,154个村庄规划编制,50户以上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2.3%,完成187户农村推荐户型建设、7646户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打造了那安和那井坡两个综合示范村,完成五塘镇维新坡等10个水库移民新村建设。

——城市管理全面加强。扎实推进“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专项整治工作。共投入6.68亿元,改善基础设施,优化队伍建设。加大“五乱”整治力度,完善数字化管理和指挥系统。坚决打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拆除违法建筑3006处,面积242.25万平方米,清理违法占地415.73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区“生态乡村”建设稳步扎实推进。建成区共植树14.4万株,绿化覆盖率达43.91%,高出南宁市1.7个百分点。淘汰关停造纸企业1家、粘土砖厂44家,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5%,荣获了自治区“十二五”墙体改革先进单位。配合南宁市完成那考河PPP流域综合治理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三塘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五塘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及配套管网建设,启动昆仑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完成朝阳溪13个生活污水直排口截流工作。三塘村等35个村(社区)获自治区、南宁市级生态村命名。平里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点火,有效解决南宁市生活垃圾围城问题。

五年来,我们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果。

城区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就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累计达41.33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45倍,实施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146大项共310个子项目。累计投入3018万元扶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帮助4951人脱贫;实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地名目录的调查登记;荣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区”、“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城区”、“广西创建文化志愿服务示范县”等称号;5个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投入资金4500多万元,通过新建、改扩建、购买、长期租赁、整合、置换等方式,分别提前两年半、一年实现自治区、南宁市提出的2015年前3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40个村委会服务用房面积全部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民生街道和望州南社区、朝阳社区分别被授予“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社区”的称号。

——教科文卫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0.67 亿元,年均增长11.4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组验收,成为广西首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区。建成自治区、南宁市级示范幼儿园9所。投入科技资金 5360 万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7件以上,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区”称号。完成卫生计生机构人员整合工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网络,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三塘卫生院、五塘卫生院荣获“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称号,三塘镇、昆仑镇通过“自治区卫生镇”验收。全面实施阳光计生、诚信计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模范县区”、“全国阳光计生先进单位”称号。建成一批国家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83%。“老城区·新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荣获“中国商埠民俗文化之乡”、“南宁松柏汉族多声部平话山歌”等5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4.7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1.78万人,通过南宁市充分就业县(区)创建验收,望州南社区荣获“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称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8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13.46万人,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15万人,参保覆盖率92.35%。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补贴共计3540万元。累计投入村(社区)惠民资金3460万元。

——平安兴宁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法治兴宁”建设成效明显。建成城区、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3个,全面提高对社会风险“打、防、管、控”的能力。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有效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五年来,城区各类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8.93个百分点,被评为“自治区‘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荣获“南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食药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构建了从城区到社区的三级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

五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实现新提升。

——简政放权有力推进。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园区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严格按照国务院“先照后证”落实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工商登记制度、林权制度等制度改革,出台了《兴宁区财政性资金审批暂行管理办法》、《兴宁区政务服务窗口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等30多项重大事项决策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了城区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依法治区稳步推进。自觉接受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8件、政协委员提案387件,实现办结率100%,答复满意率100%。城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提速,办结率98.99%,满意率10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共出台规范性文件16件,优化了审批流程,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荣获自治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称号。

——廉洁从政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作风纪律监督年”、“正风肃纪深化年”等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扎实开展清理办公用房等21项专项整治活动,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监督检查问责问效,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城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来信来访496件(次),立案178件,结案17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56人,问责155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91万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五年来,城区武装、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档案、地方志、人防、农机、物价、机关事务管理、老龄、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等部门和单位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治区、南宁市驻兴宁区的各单位和辖区部队给予有力支持,为城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践证明,过去五年是我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在南宁市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五年。

过去五年取得丰硕成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南宁市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所有关心兴宁区发展的各界人士热情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城区党委、政府班子继往开来、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兴宁区人民政府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进一步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必须始终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转型、向规模化发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有效地推动了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把每个重点项目都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责任落实细化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助推城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第二,必须始终把惠民生作为加速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真心实意从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既集中精力加快建设,又注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必须始终把保生态作为改善民生的战略目标。我们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来抓,在实践中形成了服务民生抓生态、改善生态惠民生的价值取向。逐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循环经济体系,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四,必须始终把促政风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政府机关形象作为政风行风建设的追求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抓政风行风建设,不仅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而且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以干部思想为切入点,营造树政风良好氛围;以完善制度建设为抓手,健全政风建设长效机制;以强化制度落实为保障,维护城区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坚持把政风建设工作任务和党风廉政工作任务一起分到各级领导干部,确保事事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五,必须始终把讲团结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石。实践证明,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班子核心领导作用的根本保证。五年来,我们用事业维系团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团结一心抓建设,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我们用制度保证团结,做到重大问题事先沟通、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凝聚共识;我们用纪律保证团结,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集体决议,把维护和促进团结作为增强党性觉悟、提高能力品质的必然要求。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城区经济发展仍需增量提质,第三产业结构层次不够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升级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统筹城乡相关政策有待完善,推进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基础配套设施亟需加快建设,城市品位有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亟待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待提高。虽然我城区各项工作仍然走在全市前列,但部分县(区)的追赶势头越来越猛,追兵越来越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区承前启后、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新一轮的历史机遇,珍惜近年来狠抓项目建设打下的扎实基础,巩固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推动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根据《南宁市兴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南宁市兴宁区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十三五”时期统领城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城区“两轴三区四中心”发展格局,持续争先、突出特色,按照南宁市面向东盟“一带一路”门户城市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把兴宁区建设成为商贸旅游生态强区、南宁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现代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2020年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17︰80,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开放发展不断深化。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到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7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5亿美元。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构建多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在南宁市主导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战略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城乡发展不断提升。走“新四化”融合发展道路,到2020年,兴宁区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城区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

——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到2016年底,确保现行标准下昆仑镇黄宣村、群星村、太昌村、平地村、五塘镇坛棍村和三塘镇那笔村6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所缩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公共卫生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疾病防治和预防保健能力得到提高;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不断加强,继续做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基本达到中等社会福利水平,覆盖城乡、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有效,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城乡社区大量涌现,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覆盖到所有城乡社区。

——科教创新继续深化。全面实施“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与“信息化驱动教育”战略,探索办学新机制,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工作,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城区科技快速发展,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资源环境不断优化。加大扬尘污染治理力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江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辖区环境质量优良率均达到上级考核的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坚持突出特色发展,建设实力智慧兴宁

——多措并举做强第三产业。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按照“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定位,持续加大朝阳商圈改造力度,将朝阳商圈提升打造为“智慧商圈”,不断巩固提高“广西第一商圈”的地位。加快朝阳商圈内传统批发商贸业改造提升,并向金桥兴东片区集中,促进单一专业市场向综合性商贸物流中心转移全面提升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结合打造“智慧商圈”,努力扩大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和规模,推动“互联网+物流平台”建设,促进互联网模式与传统物流相互融合。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搭建邕武片区花卉苗木和五塘果蔬网络销售平台开展总部楼宇开发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加快楼宇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南宁火车东站的交通优势,稳步发展“2.5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若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旅游业。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依托“十里花卉长廊”、“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昆仑大道沿线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打响兴宁旅游品牌。全力将三塘镇打造成南宁市特色旅游城镇。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特色优势,围绕“龙头做强、产品做优”和“产业特色化、规模化”的要求,重点推进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核心)示范区”、“沙平蔬菜产业示范区”、“富凤鸡产业示范区”三大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吸引生产规模大、产业附加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入驻。做大做强优势农业,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快发展三塘花卉苗木、五塘苦瓜、昆仑百香果等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全力以赴发展新型工业。全力加快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五塘工业园建设、三塘总部基地、金桥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着力培育产业优势,五塘工业园区以农林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主,三塘总部基地以现代服务业、工业研发等2.5产业为主,金桥物流园区以城市生活用品配送、物流仓储为主,提升已有产业和引进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现有企业提质增效,开展技术改造,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构建与现代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现代工业发展框架。

——坚持不懈抓好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城区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分类推进首创奥特莱斯等商贸物流项目,“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等旧改类项目,广西绿营机械制造工业孵化园等现代工业项目,沙平蔬菜产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项目,广西中烟仓储科技园二期等土地收储类项目,五塘、昆仑镇区改造提升等基础建设类项目和南宁市十四中三塘校区、兴宁区卫生综合服务楼等民生类项目,并实行动态管理,增强发展后劲。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区域内部及其与其他城区产业之间的产业联系,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和综合体建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城区产业附加值的全面提升。加速促进城区传统服务业的升级。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活力兴宁

实施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高科技创新在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促进作用。加快形成新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机制,加快科技创新的成果化和产业化。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着力破除制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制度性瓶颈,着力破除影响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

(三)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繁荣文明兴宁

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城镇、农业和生态三类空间布局,通过“两轴带动、三区联动和四中心互动”,形成支撑点辐射范围广、支撑轴带动能力强的城区扇面经济发展新框架。有序推动城市更新。加快推进旧城区、旧厂区、棚户区、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建设品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片区交通能力。培育发展特色城镇。加快把三塘镇打造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生态田园都市新空间,将五塘镇打造成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深加工业和高新产业为拉动力、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新型宜居乡镇,把昆仑镇打造成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林业经济发展为支撑的新城镇。扎实推进统筹城乡改革。统筹发展城乡公共服务事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内涵,努力打造文化强区。加强对“三街两巷”等文化资源的改造和保护,增强城区文化实力。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四)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兴宁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落实生态功能建设空间,完善生态田园都市功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家园。建设绿色低碳城区。全面推进低碳能源、绿色环境、绿色社会、绿色消费,加快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试点,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深入实施“美丽兴宁”建设活动。切实抓好城区重点区域、重点部门、重点行业的整治,加强社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整治,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稳步提升。

(五)坚持改革引领发展,建设开放包容兴宁

深化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突出市场、服务、效率三大取向,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关系,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建设规范、高效、廉洁、人民满意的政府。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准入和经营条件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开放市场,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区域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着力将兴宁区建设成为活力之区、开放之区。加大择商选资力度。把招大引强作为拉动投资的主要措施,抓好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利用各种招商平台,主动出击,采用以商引商方式,提高招商效果,促进城区发展迈向新台阶。

(六)坚持共建共享发展,建设幸福和谐兴宁

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大民生各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使城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力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区。完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形成社会共治食药安全良好格局,实现食品药品安全整体状况良好、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公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全力配合南宁市建成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教育优质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卫生和计划生育均等化水平;完善社区体系,建设服务型社区;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设施网络;积极推动充分就业创业,加强对创业人员的扶持和金融服务;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宗教领域稳定的良好局面。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精准扶贫”总要求,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建立完善立体扶贫机制,推进“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到2016年底,实现现有标准下的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2018年巩固脱贫成果,努力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七)坚持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安定兴宁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以依法行政为根本,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纲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行综合执法,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深化政务公开,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公正司法,保障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加强普法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城区各族人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结合城区实际,依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理念和规范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加快城市管理工作改革步伐。完善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平台,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社会化、长效化。加强社区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按时保质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动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城乡社区。完善城市综合治理“建治并重”机制,提高城市治理与服务效率。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抓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城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2016年政府工作

 

2016年城区着力发展经济,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奠定良好基础。2016年上半年,城区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城区地区生产总值173.19亿元,增长7.2%,高于全市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21.43亿元,增长20.75%,总量排全市各县区第2位;农业总产值6.92亿元,增长4.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9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55亿元,增长11.7%,总量和增速均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固定资产投资81.72亿元,增长7.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1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2元,增长10.4%。自治区级重大项目昆仑大道(四期)扩建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0.61亿元,目前已经实现主干道通车,绿化完成50%。成功引入中国500强企业恒大地产、招商局集团、广西建工集团等企业在三塘南片区投资大型商住项目,招大引强成效显现。完成“十里花卉长廊”沿线3个旅游驿站和4个农业标准园建设,“十里花卉长廊”乡村道路及景观工程(二期)已基本实现通车。为民办实事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自治区、南宁市、城区各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0项。

2016年下半年,我们要全力抓好稳增长、惠民生工作。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丹桥小区、广西绿营机械制造工业孵化园、苏宁广西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加快推进首创奥特莱斯、兴工路西侧地块二(一期)、中烟二期等30多个土地储备项目收储和银桥小区等5个地块出让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全力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充分利用朝阳商圈传统商业中心优势,结合南宁市对朝阳商圈改造升级规划和“老南宁·三街两巷”保护与利用开发项目,合力推动商圈内其他旧改项目,完善商贸设施,发展楼宇经济。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做好扶贫产业规划,落实产业发展经费,完善扶贫制度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城区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全力推进民生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为民办实事项目、惠民工程项目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感。

2016年是政府换届后的第一年,我们将从改进工作作风抓起,从领导示范带头做起,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带头抓好工作创新、方法创新,在攻坚克难上争取新的成效;带头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努力把工作抓深抓实,抓出实效;带头严守法纪、廉洁从政,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搞特权。这些承诺,请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

各位代表,兴宁区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克难攻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上,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四个全面”布局,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兴宁区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带两区三基地”:“一带”指昆仑大道经济带;“两区”指朝阳商业中心区、金桥商贸物流新区;“三基地”指三塘总部经济基地、五塘工业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开发合作基地。

2.“十里花卉长廊”:围绕贯穿三塘镇路东村、福禄村、大邓村、那陀村、围村村、那况村沿线,规划建设13.9公里花卉苗木绿道景观长廊。

3.“智慧商圈”: 依托互联网络、大数据存储与云计算等,建立覆盖实体商圈的WiFi网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O2O: 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

5.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7.“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9.“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0.自治区“两个建成”目标: 奋力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11.“三街两巷八片区”:根据2016年5月12日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街区策划及城市设计》,未来,南宁市将打造“三街两巷八片区”,以“千年古城、百年商埠”为定位,再现繁华邕州圩市骑楼景观。“三街”分别指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条街道;“两巷”是金狮巷、银狮巷两条明清时期的古巷;“八片区”分别为南宁本土文化体验区、多民族文化展示区、时尚文化休闲区、水塔脚文化体验区、天光市新骑楼商业区、南宁会馆文化体验区、商住综合片区及现状百货商业区。

12.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

13.2.5产业: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1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5.“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16. “十三五”“两轴三区四中心”发展格局:“两轴”指南—昆(南梧大道—昆仑大道)东北向经济发展轴、新城市大道(原外环高速兴宁段)经济发展轴;“三区”指商贸功能核心区、现代产业综合功能区、重点生态保护区;“四中心”指朝阳智慧商务中心、金桥信息文化物流商贸中心、三塘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昆仑大道生态休闲旅游聚集中心。

17.六个贫困村:三塘镇那笔村,五塘镇坛棍村,昆仑镇黄宣村、群星村、太昌村、平地村。

18.环境保护“一岗双责”:领导干部既要对分管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

19.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 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20.国务院“约法三章”:指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21.“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联系我们   |   信息检索

Copyright 2009-2018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兴宁区发展改革和科学技术局承办        联系电话 :0771-3290201
桂ICP备11001242号-1   国际联网备案号:45010202000009     网站标识码:4501020001     桂公网安备 45010202000155号     网站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